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外最强天团”!你们要的原图来了!附赠天团成员简介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22

帖子

5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6:2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天就是广外50周年校庆了。昨天一夜之间,一张广外领导班子健步走出校门的照片刷爆校友们的朋友圈(就是上面这张图,这还不是原图,原图在最后)。


那帅气的面孔,挺拔的身躯,矫健的步伐,坚毅的神情……简直太帅了有木有!!



“广外最强天团”的诞生,在各种校友群里也是引起了热议,各种口水流了一地。



其实除了各自的男神以外,校友们对这届领导班子里的很多新晋校领导或许还不太熟悉。这里一次性都介绍一遍好了,免得大家明天回校见到校长都不知道怎么喊啊!


以下图文资料来自广外官网。


党委书记:隋广军
隋广军,男,1961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6年6月毕业于暨南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6年6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12月任经济学教授,2000年6月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两次被列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先后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国外高校研修、访问。
1992年至2001年4月先后任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企业管理系主任、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企业发展研究所(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所长、MBA教育中心主任。2001年11月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2004年9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2008年7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9年10月至今,兼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0年3月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创新与危机管理、战略管理。结项或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教育部中欧合作项目各一项,外交部委托课题三项,各类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共40余项。出版《广东处于转折点》、《广东产业发展研究报告》、《Typhoon Impact and Crisis Management》(Springer)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现为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广州市应急管理专家,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经济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特邀顾问,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省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负责党委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校长 仲伟合
仲伟合,江苏人。曾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英国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Warwick(华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口笔译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成员、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荣誉博士、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荣誉博士、英国华威大学荣誉研究员、秘鲁圣母玛利亚天主教大学荣誉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仲伟合同志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高级翻译学院创院院长(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2002年3月至2005年4月)、副院长(1999年5月至2002年3月)等职务。目前兼任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广东省第五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高校本科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翻译协会会长、广东粤商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会长、广东省首届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等职务。
仲伟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译研究、翻译学研究、对外传播、外语教育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汉口笔译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开设本科生、研究生英汉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口译研究、翻译理论等课程。为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担任首席同声传译员数百次,其中包括: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科技论坛”、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联合国多个组织及中国政府组织的会议等。曾为多位国家、省市领导人及外国国家元首、国内外政商要人等担任过口译工作。仲伟合教授的主要成果有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的《口译教学刍议》、《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口译研究方法论——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二》、《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翻译专业硕士(MTI)的设置——翻译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议》、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New Literary Revolution、《巴士塔隐蔽的一面——通过同声传译揭开认知、智力和感知的面纱》等口译研究系列论文及翻译学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英语口译教程》(入选“十二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英语口译基础教程》、《英汉同声传译教程》和《口译研究概论》、《口译研究方法论》、《口译研究关键词》等教材、专(译)著、词典共20部。目前承担或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岭南文化精品外译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强化教育国际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8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口译研究方法论”、 横向课题“计算机辅助口笔译(CATIS)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007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07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等。
获得的主要奖励包括:2000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类)”,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2001年当选广东省首届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之星,2004年获广州市科委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广东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6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教学名师,2007年主持的“英语口译(课程系列)”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主编的《英语口译基础教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教材,2009年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2010年主持的“口译课程系列”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当选第二届“广州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12年获广州市“青年良师益友”称号、获中国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2014年获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负责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工作。

党委副书记 卢景辉
卢景辉,男,1966年7月生于广东省蕉岭县。198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先后获华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和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
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团委干部(其间:1986.11-1987.07参加广东省首届讲师团梅县分团在兴宁二中支教)。1989年9月至1995年6月任国际贸易系辅导员(其间:1991.09任副科级政治辅导员; 1993.11任正科级政治辅导员)。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系正科级辅导员、党总支部副书记(1995.12)。1996年7月至1998年3月任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部副书记。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任国际商务管理学院临时党总支部副书记(其间:1999.03-1999.06参加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第35期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1999年4月至2001年12月任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其间:2000.09-2000.12参加省委高校“三讲”教育工作,任中山学院“三讲”教育巡视组副组长)。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其间:2002.02-2002.07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一班学习)。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任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其间:2004.01-2008.01任政协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5月至2012年11月任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其间: 2008.01-2013.01任政协广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009.03-2009.09参加省委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第七组工作;2009.09-2009.11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2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12年1月至今任校党委副书记(其间:2012.10-2013.01参加广东省第三十五批信访督查专员工作;2013.07-2014.01参加省委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任第二十八督导组副组长;2014.01-2015.05参加省委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任第十督导组副组长;2015.03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015.05兼任校工会主席、教代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为: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2013.03);广东省本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03);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2014.12)。
发表《关于高校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建立校院两级管理运行机制略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等论文10余篇。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广东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以及《广东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基本经验》《高等学校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创先争优与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等课题。主编《大学生入党培训创新教程》。
199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政治辅导员,2004年6月被评为广东省组织系统优秀组工干部,2008年6月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08年6月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0年1月被授予第一届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红棉奖称号。
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组织、统战、党校工作,机关工作,宣传工作、教职工思政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工会、教代会工作,审计工作,离退休工作,文学学部工作;联系英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翻译学院、新闻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方凡泉
方凡泉,男,1956年生于广州,198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毕业,英国萨塞克斯(Sussex)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毕业;2002年参加中山大学-牛津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级公务员研修班。
方凡泉同志1982至2000年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处、友好城市处、综合处、新闻文化处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期间1997-2000年受聘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从事过14年的英语口译工作,包括4年的同声传译;担任过广东省外办翻译组组长和首席翻译,为国家和省市领导人及外国国家元首、政商要人等担任过口译工作;担任过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主编的《广东年鉴》英文版的翻译和译审工作。著作:《英汉口译》、《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主编:《21世纪涉外公共管理丛书》。
2000年12月至2003年1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任校党委常委、副书记、副校长、副译审;2007年5月至今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分管国际(含港澳台)合作与交流工作,留学生教育工作;联系西语学院、艺术学院。

副校长 刘建达
刘建达,男,1967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87年于江西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留校任教;1994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并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留校任教;2004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并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哲学博士;2004年师从桂诗春教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出站。2006年任英语教授,2007年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曾任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处长,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测试、外语教育、语用习得。曾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代表论著有 Measuring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Knowledge of EFL Learners(Peter Lang)。论文曾发表于Language Testing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曾获国际语言测试学会颁发的最佳论文奖Lado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先进个人、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现担任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
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交际英语》、《英语词汇学》、《泛读》(本科课程),《语言测试》、《统计学》(硕士课程),以及《高级统计学》(博士课程)。
分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含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招生工作,教育技术工作,考试中心工作,南国商学院工作;联系商英学院、中文学院、体育部。

党委常委、副校长 石佑启
石佑启,男,1969年11月生于湖北省大悟县。1992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6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在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6月晋升为教授,2005年5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4年获得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主任,宪政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兼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11月至今,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社会兼职为: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五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行政执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软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法学会地方立法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基地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和区域法治问题。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市厅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研究》、《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我国大部制改革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论部门行政职权相对集中》、《公务员法新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著作与教材20余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等奖励10余项。
分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硕博点建设工作,图书馆工作,协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工作;联系教育学院、法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何传添
何传添,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于广东梅县,法学博士,国际贸易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与贸易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经济与贸易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8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后分配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工作。先后任武装部、保卫部(处)部(处)长、学生部(处)部(处)长、经贸学院党委书记、后勤处处长、后勤党总支书记(其中2005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2006年3月至7月参加2006年第一期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一班学习)。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从事《世界经济概论》和《粤港澳与东盟经济》等课程的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学,主编了《世界经济概论》(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和《进口贸易实务》(201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等教材。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三产业(服务)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发展经济学。近年来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粤港澳协同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机制研究” 等课题;在《国际贸易问题》、《学术研究》和《国际经贸探索》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分管党办、校办工作,后勤、基建工作,计生、爱卫工作,校董、校友、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依法治校(含校务公开)工作,督办工作,经管学部工作;联系经贸学院、商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海春
刘海春,1975年11月生,广东湛江人。1997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2001年6月取得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取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8年11月晋升为教授,2011年12月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2.02-2009.12在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历任副科长、科长、副部(处)长,2005年兼任广州军区驻华南师范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副主任。2009.12-2013.12任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2013.12-2015.05任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常委。2015.05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期间:2004.09-2005.02借调广东省委组织部先进性教育办公室;2007.03-2007.07参加广东省委党校中青二班脱产培训;2009.03-2009.09借调广东省委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办公室指导组;2015.02-2015.05抽调广东省信访局任第四十四批信访督查专员。)
现为广东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工作研究会会长、广东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休闲与休闲教育哲学研究。参与过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10多项。出版独著《生命与休闲教育》(人民出版社)1部,主编教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教程》(人民出版社)、《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概论》(人民出版社)等4部,参编著作与教材1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思想教育研究》、《高教探索》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时评30篇。曾荣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
分管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就业工作,关工委工作,武装、保卫工作;联系政管学院。

副校长 陈林汉
陈林汉,男,1960年9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9月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英国考文垂大学教育学在读博士。
陈林汉同志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外事侨务委员会委员。历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语系系主任(1999年11月至2001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副院长(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出国留学培训部主任(2004年12月至201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助理(2012年至2014年)。1982年7月至1999年11月曾先后于湖北郧阳师范专科学校、中南民族大学、广东民族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交流处任教、任职。
陈林汉教授长期从事英语语言学及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译著英国经典小说《哈尔罗杰历险记》、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听说教程》、参编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商务英语口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英语语言学、教育国际化等领域的论文1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
陈林汉同志2004年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出国留学培训部以来,一直专注于学校教育国际化以及出国留学培训领域的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广外国际学院共培养出了5037名海外留学生,已经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教学管理最规范、合作项目最成熟的同类办学机构之一,逐步成长为华南地区出国留学培训的知名品牌,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2009年陈林汉同志被教育部国际司授予“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先进管理工作者”。
分管财务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继续教育工作,教育产业(含外校、附属学校工作等),资产管理工作,协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联系继教(公开)学院、国际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阳爱民
阳爱民,男,1970年9月出生于湖南永州。1993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1年4月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2005年6月在复旦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2007年4月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出站。200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7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2年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曾任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副院长、网络中心主任(正处级),学校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科研党总支部书记,人事处处长。现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是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五届理事、湖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学术委员主席(2010-2011)。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模式分类、文本情感分类、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
分管人事工作,科研工作(含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研究基地、国际战略研究院、服务外包研究院工作,协同创新中心工作;联系东语学院、 信息学院。


好了,这下校友们回去不会认不得校长了。


最后,答应你们的高清无码原图来了(图片来源,广外校庆办)!!


擦干净口水,请点开下面的“阅读原文”。拿走不谢!


最后的最后,祝母校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00:35 , Processed in 0.3065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