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隋广军 隋广军,男,1961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6年6月毕业于暨南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6年6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12月任经济学教授,2000年6月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两次被列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先后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国外高校研修、访问。
1992年至2001年4月先后任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企业管理系主任、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企业发展研究所(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所长、MBA教育中心主任。2001年11月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2004年9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2008年7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9年10月至今,兼任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0年3月起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创新与危机管理、战略管理。结项或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教育部中欧合作项目各一项,外交部委托课题三项,各类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共40余项。出版《广东处于转折点》、《广东产业发展研究报告》、《Typhoon Impact and Crisis Management》(Springer)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现为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广州市应急管理专家,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经济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特邀顾问,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省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负责党委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校长 仲伟合 仲伟合,江苏人。曾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英国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Warwick(华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口笔译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成员、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荣誉博士、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荣誉博士、英国华威大学荣誉研究员、秘鲁圣母玛利亚天主教大学荣誉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仲伟合同志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高级翻译学院创院院长(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2002年3月至2005年4月)、副院长(1999年5月至2002年3月)等职务。目前兼任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广东省第五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高校本科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翻译协会会长、广东粤商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会长、广东省首届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决策咨询专家等职务。
仲伟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译研究、翻译学研究、对外传播、外语教育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汉口笔译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开设本科生、研究生英汉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口译研究、翻译理论等课程。为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担任首席同声传译员数百次,其中包括: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科技论坛”、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联合国多个组织及中国政府组织的会议等。曾为多位国家、省市领导人及外国国家元首、国内外政商要人等担任过口译工作。仲伟合教授的主要成果有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的《口译教学刍议》、《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口译研究方法论——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二》、《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翻译专业硕士(MTI)的设置——翻译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议》、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New Literary Revolution、《巴士塔隐蔽的一面——通过同声传译揭开认知、智力和感知的面纱》等口译研究系列论文及翻译学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英语口译教程》(入选“十二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英语口译基础教程》、《英汉同声传译教程》和《口译研究概论》、《口译研究方法论》、《口译研究关键词》等教材、专(译)著、词典共20部。目前承担或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岭南文化精品外译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强化教育国际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8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口译研究方法论”、 横向课题“计算机辅助口笔译(CATIS)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2007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007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等。
获得的主要奖励包括:2000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教学类)”,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2001年当选广东省首届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之星,2004年获广州市科委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广东省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06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教学名师,2007年主持的“英语口译(课程系列)”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第三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主编的《英语口译基础教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教材,2009年获广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2010年主持的“口译课程系列”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当选第二届“广州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12年获广州市“青年良师益友”称号、获中国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2014年获广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广东省2012-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负责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