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维影像】水景辽大别样美——刘志超校园风光摄影作品

[复制链接]

83

主题

133

帖子

6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9:5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坐落于沈阳市最佳宜居的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位于蜿蜒秀丽的蒲河生态长廊的南端,傍水于南小河畔北岸。2002年8月按国际招标的规划设计开工建设。2004年5月第一期工程竣工正式启用。该区以文科为主、理科为辅的办学格局。现容纳全日制学生13000余人,占地面积1402亩,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

新校区的建设为辽大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办学空间,为十余年211工程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多领域的丰硕成果。

新校区的建设成为辽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和时代接点。该区设有13个学院等,即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艺术学院、亚澳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等。


校区设有国家级、省级、中央与地方共建、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基地、教学基地、培养基地、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创新中心以及多学科、跨学科创新团队等近40个。

校区有独具特色的多样化、实用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和国内外重大合作项目、平台。


蒲河校区规划设计突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办学思想与设计理念,着力建设好教学、科研、生活、管理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多学科、跨专业的设备、场所共享的功能。建立了配套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服务区、生态休闲区以及餐饮中心、会务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


整个校区结构布局独具匠心,功能分区合理有序,配套设施周密完善。太阳能、水处理、能源消耗环保节能。体现了古朴、庄重、简诘、明快、实用的设计初衷。

这里环境视域格外开阔舒展,气势磅礡,建筑错落有致。建筑风格植根于崇山校区的文化内涵,融入崇山校区精典建筑的诸多元素,突显辽大韵味的架构与渲染。以前赡性、创建性传承、转化、延伸辽大文脉,让崇山校区的历史精魂在新校区呈现出时代特征的延续与新生,真可谓新古典主义的创新之作。

环境设计本着自然中的校园、校园中的自然之天人合一理念,突出生态文明、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特质。坚持传统与创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古典美与现代美、平地与坡地相融合的理念。


以多样性树木花草簇拥中低式建筑;以湖泊、湿地、溪水、喷泉为灵动之气,营造出富有东北气韵、四季鲜明的生态家园。

空中俯瞰这诗情画意、异彩纷呈的净土,充溢着视觉冲击力和抽象之美的星月广场,与金字校训映衬其滴水穿石寓意的智慧谷,遥相呼应、起伏跌宕,情趣盎然;绿洲般环绕的神圣殿堂、超常宽广而笔直的对称式中心路,与星罗棋布的丛林坡岭、曲径通幽的恬静小路,流畅贯通,浑然天成,令人心旷神怡。

时光虽在流淌,但这万种风情却朝夕不变地彰显出辽大的人文精神与信仰的坚守。辽大建新校区的初心所遵循的人性化、生态化、网络化、集成化校园,已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感悟到了她内在的精髄与无穷魅力。

当我们站在这气势非凡的开放式环形校门前,更令人激情满怀,大门宛如伸展有力的双臂、腾飞的翅膀正在拥抱着追梦的人生与多彩的世界,她赋予师生更高、更深、更远的愿景,到2O20年,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应用特色鲜明、优势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就从这里出征!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清朝发祥地、文化名城沈阳市北部城区的皇姑区祟山中路66号。建校前此地为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校址。校区内曾发掘出距今3000年前属新乐上层文化的夹沙红陶罐。现占地面积509亩,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

从1948年11月在沈阳小河沿建立的东北商业专门学校算起(1953年8月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到1958年9月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当时全省唯一的综合性、唯一的以大学概念命名的辽宁大学。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亲笔题写校名。辽大己经历了近七十个春秋的积淀与发展。现已扩展为三个校区,即沈阳的崇山校区、蒲河校区和辽阳市的武圣校区,总占地面积2153亩、建筑面积65.7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人,教职工近23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800人。


2004年5月新建的蒲河校区正式启用,校本部机关和绝大部分文科院所迁入新校区,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以及自考、成人教育等留在崇山校区。历史上该区第一次成为以理工科为主,文科为辅的办学格局。


崇山校区是辽大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地标性、典范性、历史性的知名校区。十几万毕业生、94个国家万余名留学生都是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机勃勃的热土,处处蕴藏着历代辽大人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血脉情怀,镌刻着值得辽大人骄傲与传承的丰功伟绩。


这里最为精典的哲理楼(原名哲经楼,1951年建)、综合办公楼(原图书馆,1956建)、怀远楼(原机关楼,1952年建)、明微楼(原生物楼,1952年建),这四座建筑,至今风骨傲然,端庄典雅,已成为沈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蕙星楼,成为当时沈阳市十大建筑之一。由清华大学设计的省重点项目图书馆保存着大量而丰富的文献古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内还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藏品珍贵、资源丰富,在全国高校享有盛誉。


由郭沬若题字的《辽宁大学学报》公开发行六十余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积累三十余年丰硕成果的辽宁大学出版社是全国高校早期创办的出版社之一。


校区现有14个学院等,即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学院、化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轻型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文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校区设有国家级、省级、中央与地方共建、中央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研究基地、中心、培训与研修基地、培养基地、教学示范中心、实训中心、实验中心、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多学科创新团队等近50个。

历经风雨沧桑的校园环境,以人文荟萃、底蕴深远、古朴幽雅、大树成林、碧草如茵而著称。春光满园飘香、生机盎然;夏日百花斗艳、绿水蓝天;秋色万紫千红、秋高气爽;冬韵挥银撒玉、蕩气回肠。尤其是深秋时节,校园面向社会开放,与市民分享金色校园银杏节的快乐。数十年轮的银杏树千姿百态,色彩缤纷,满地金黄,成为沈阳观光一大亮点,成为辽宁省文明校园的典范。依据辽大十三五规划,祟山校区将实施新一轮振兴。

注:刘志超,现为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名誉主席。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快快关注吧~~ 四维影像期待您的到来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8-25 19:46 , Processed in 0.2852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