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江苏科技大学副院长被杀的真相

[复制链接]

85

主题

134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1:0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寻找江苏科技大学副院长被杀的真相
许锡良

江苏科技大学船海学院副院长路诗奎教授被大四学生吕某杀死。

报道出来的原因是这样的:

吕某是该校学生,与路某不在同一学院。去年中秋节前后,吕某与同一宿舍的路某班级上的学生因琐事发生矛盾、并由此迁怒于路某。今年1月,吕某考研失败,其自认为考研期间宿舍楼上的学生吵闹,影响了其学习。吕某打听后,宿舍楼上的学生也是路某班级上的,遂产生报复路某的想法。

案发前一天,即将毕业的吕某情绪低落,感到考研失败,前途渺茫,一怒之下砸坏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并欲找路某“算帐”,但因当天已晚而作罢。第二天早上,吕某将事先购买的一把水果刀藏于书中,闯进路某办公室,持刀将路某捅倒在地逃离了学校,致路某失血过多而身亡。

人海茫茫,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然而,这起校园凶杀案,如果不是极偶然的原因,吕某可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话,那么这种杀人动机确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首先,大四学生吕某与路副院长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学院,不存在因为学习上的事情与路副院长发生纠葛的可能性。然而,此起凶杀案,还是与学习上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了。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去年中秋节前后,吕某与同一宿舍的路某班级上的学生因琐事发生矛盾、并由此迁怒于路某。

今年1月,吕某考研失败,其自认为考研期间宿舍楼上的学生吵闹,影响了其学习。吕某打听后,宿舍楼上的学生也是路某班级上的,遂产生报复路某的想法。

这种说法令人无法信服。即使路副院长所在的学院的一个班的某学生与吕某同宿舍有矛盾,怎么会牵涉到路副院长呢?要知道,现在大学里,一个学院常常就有多个系,而每一个系,又有许多专业,每个专业又可能有数个班级。作为副院长,而不是作为班主任与辅导员的路教授,怎么成了自己班上学生矛盾纠纷的替罪羊?

要知道,这个班级之上还有班主任、辅导员、团总支书、党总支部、系主任,之后才是副院长、院长。仅副院长一般就会有好几个。这个吕某唯独选择路副院长下手,缺乏可信的证据链,证据空缺实在是太大了,严重缺乏说服力。

第二个原因是说吕某考研失败,也归咎于路副院长所在的班级的学生的吵闹。以我在大学里任教的经验,副院长是不会直接带班的,即使兼班主任,大学里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是非常松散的。一般其他院系的学生都很难知道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除非闹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才会介入学生矛盾之中去。而且即使是这样,也是自己班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才会由班主任单独出面处理,而涉及不同学院之间的学生矛盾,应该由学生处和团委来处理。即使这个班的学生与吕某发生矛盾,吕某也不会将仇恨记在路副院长身上。

因为,相关责任人多的是,怎么唯独选择了路副院长下手?而且这点矛盾会催生吕某动杀机?吕某为什么不直接杀与自己有矛盾的那几个学生?像云南的马加爵那样?

我以为,这个事情肯定还隐藏了更为详细的细节,问题肯定不会这样简单。

分析这几年来校园凶杀案,无非有这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老师与学生争情人。这个事情的典型发生在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从法国巴黎留学归国的教授程春明,被一个学生用菜刀砍死在教室的讲台上。原因是程春明教授与这个学生争女友,程春明被砍死时,他的妻子正怀孕五个月。

第二种是为争权夺利。典型案例是发生在2011年1月11日,江西九江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张俊在“厚德楼”(政法学院在6楼)把院长李长江杀害后,焚尸灭迹。

第三种是学生之间矛盾激化杀人。典型案例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这个案例成为长时间轰动全国的大案。有许多文章对这个案例作了不同角度的分析。

世界上除非是精神病人,发生一件事情,总是有原因的,世界也许有无缘无故的爱,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像杀人这样的仇恨,更是如此。现在没有杀人嫌疑犯的声音,为什么不让新闻记者去采访一下这个杀人嫌犯的学生呢?听听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更有启示吗?

身为大学教师的我,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总是格外关注,格外痛心疾首。除了研究教育的需要之外,自己的性命安全也是重要原因。不能够因为死者被杀了,就可以隐藏真相。希望这个案子能够给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02:30 , Processed in 0.2664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